目前,充电桩已进入冬季运行阶段,由于部分充电设施位于严寒地带,易受寒冷、大风、扬尘、雨雪、霜冻等天气影响,为保障充电设施及新能源车辆正常运行,特对充电桩冬季安全运行作出如下安全提示:
充电桩的冬季检查及维护
01、充电桩体设置防护装置,主要防止雨淋后的霜冻和结冰,特别是保护充电连接器避免因进水结冰霜冻而损坏,同时,防止有污渍和不良物阻塞充电桩连接器口
02、冰冻和大雪天气会影响充电桩内的元器件,低温会影响充电的速度,要做好恶劣天气下的充电桩电器元件的检查,如有损坏及时更换。
03、冬季运行时,可以让充电桩经常保持启用状态,充电桩充电自身产生的热量可以确保工作的正常性,延长充电桩使用寿命。
04、检查充电桩进线电缆、内部电缆和充电枪连接线,如出现低温下老化现象,应及时加以维修和更换。
05、极寒天气下应及时断电并加以相应的防护措施。
新能源车辆充电提示
01、延长充电时间,冬季新能源车动力电池充电接受能力较差,容易导致充不满电、电量不够,需要延长日常充电的时间。车主们在计划出行时,记得充分考虑车辆续航里程下降的情况,以免影响出行。
02、开车前先“热车”,北方冬季温度经常在0℃以下,车辆低温下停放时间较长,车主们用车时,在通电后等1-2分钟,让车辆的电路和电池组预热一会,这样做可以尽量延长车辆电池的使用寿命。
03、用车后及时充电,冬季用车后应及时充电,确保汽车剩余电量在20%~90%之间。在用车时,也不能将电池电量完全用光,如果放空电量,可能会对新能源车电池造成损害。车主们每次行驶时,如果发现剩余电量即将低于两成,应及时停车充电。
04、长期不开,也要定期充电,新能源车辆如果长期闲置,应先充满电后停放,避免让汽车电池处于亏电状态。电池处于亏电状态时,电池组很容易出现化学反应,造成电池容量下降。因此,车辆闲置时也要记得定期给爱车充电。
电动车辆充电提示
01、不要等车没电了才去充 ,天冷骑车的时候,注意看电池容量,电池只剩下25%的电量,就要及时充电。电池经常用空电量会导致蓄电能力下降, 把握充电时间,在电量耗尽之前充电很重要,这样做会发现电池比之前要耐用。
02、适当增加电动车充电时间,冬天电动车一般充进70%的电就会跳灯,这时候可以进行浮充。以48V20Ah为例,夏季充电时间约为3~7小时,冬季充电时间约为5~8小时,这样让小电流缓慢的进入电池,能让蓄电量增加。但切忌过长时间充电,以免发生危险。
03、有良好的骑行习惯 , 骑电动车切记,不要急刹车和突然加速,因为急刹车、突然加速或者重新启动所消耗的电量是正常行车过程中的好几倍,使得电量消耗过大,电池也更容易损坏。在骑行的时候也要注意速度,保持匀速行驶。在上坡或者起步时,启动轻一点,加速或刹车时慢一点,避免电流过大,消耗电量。
04、确认适当胎压 , 受天气的影响,冬天的胎压一般比夏天低,所以要确保适当的胎压。如果气压不足,路上行驶时轮胎接触路面的阻力大,非常耗电。胎气更足,轮胎接触地面的面积越小,阻力更小,自然续航里程更远,当然前胎不要打得太足。
05、不要超载过载重行驶, 越超载耗电就越多,自然续航里程越短,因为冬季电池本身就不活跃,超载自然是雪上加霜,而且由于冬季路面较滑,超载的危险更大,安全性更低。
06、使用配套的充电器 ,充电时要用配套的专用充电器,不可混用其它的充电器。不匹配的充电器对电池伤害比较大,而且冬季气温低充电困难,用了不匹配的充电器很可能电池会充不满,虽然会亮绿灯,但是实际电量没满。
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应采用高性能阻燃PC/ABS材料,极大程度地有效阻止因电池老化或短路引起的火灾,同时支持-25℃至50℃的温度环境下,都能够正常运载,我们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充电桩,无论在严寒或是其它恶劣条件下,让充电桩都能稳定可靠的运行。
在未来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当中,充电的矛盾要远远大于造车的矛盾,解决充电补能问题,重要的方式之一是大功率充电(快充)但是快充站建设,存在着土地资源紧张以及充电站
如今,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了马路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,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拥抱这种环保、节能的出行方式而充电桩作为新能源汽车的 “能量补给站”,很多车企为了提高用户
2013年,特斯拉在加州展示了90秒快速换电技术,Model S的底盘专门为换电预留了接口。但很快,这个项目就停止了推进——当时不仅电池技术不成熟导致标准化困难
截至当前时间(2025年1月),全国各地充电桩的具体分布情况可能因实时数据更新而有所变化。不过,根据过往的数据和趋势,可以概述2025年全国各地充电桩分布的一些